4月1日上午,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王维真,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方晗,省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苏红军一行在楚雄州政协主席赵晓明、学校校长杨桂红等陪同下先后调研学校教育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和彝绣现代产业学院,听取学校在文化育人、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及“彝绣+”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成果汇报。调研组对学校坚持以地方特色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表示高度认可。


调研期间,云南省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相关人员与学校教育学院围绕音乐类专业建设举行专题座谈会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学校聘请一级演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纾,一级演员、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声乐导师刘冬寒,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青年表演艺术家金甲劲松为客座教授。


4月1日晚,由楚雄师范学院、云南省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楚雄州政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楚雄师范学院委员工作室、云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云岭同心 共韵楚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活动在学校下礼堂举行。云南省政协、省政协文化文史委、楚雄州政协、州委宣传部、州委统战部、州民宗委、州教育体育局、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楚雄城区大中小学的相关领导,我校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师生代表等600余人共同观看演出。

校长杨桂红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融合的情感纽带。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化活动既是思想共鸣的交响曲,更是一堂“声”入人心的思政金课。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师范教育特色的民族地区本科院校,楚雄师范学院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持续推进“雁山学子・志在山乡”教育活动,积极落实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力量。她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音乐赋予我们更深的启示。文化活动不仅传承民族历史与精神,展现中华文化艺术自信,还融入创新表达,让人在声乐艺术的审美升华中厚植文化认同,在音乐旋律中触摸到“共同开拓疆域、书写历史、创造文化、培育精神”的厚重底色。




本次主题文化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穿“云岭同心 共韵楚师”主题,以艺术形式讲述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表达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厚情谊,在潜移默化中发挥音乐铸魂育人、浸润人心的重要作用,提升了校园文化的艺术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学校文化浸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学校将强化“教育优先”战略定力,深化政协调研的“协商之力”与高校“育人之魂”的协同创新,持续为服务地方发展注入教育智慧,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新篇章。
(供稿:宣传部;初审:袁双云;复审:王波;终审:马文军;编辑:袁双云)